领先爱车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车型资料、汽车资讯信息、汽车行情、汽车评测

2024北京车展采访本田二轮业务高管:扩大经销网络/加速推出新产品_搜狐汽车_ Sohu.com

汽车新闻 2024-05-20 浏览(11958) 评论(0)
- N +

出品|搜狐汽车新车

5月17日,本田在2024北京车展上正式发布“本田E-Clutch”电控离合器技术,全新CB650R、CBR650R、CRF1100L Africa Twin正式发布。发布会结束后,本田品牌举行了媒体专访。被约谈的领导分别是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和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以下为采访实录:

Q1:我们刚刚在新闻发布会上看到,本田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销售公司。新公司成立后,大排迎来降价。未来是否会加快品牌战略的调整,比如更多车型国产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售价?以及中间一排是否会降价。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尾形淳史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尾石椿

尾形石椿: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根据市场反应,在今年2月对大排量汽车的价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最近还发布了400系列机型,在价格设定上尽量满足用户期望。今天发布的三款大排量新车型也是如此,包括2024款CRF1100L价格的发布。未来,我们将时刻关注行业动态,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符合用户预期的价格。

Q2:目前本田在中国有大量的车型,无论是大、中、小排。一些越野CRF系列中排量车,如CRF300,还没有引入国内。中小型ADV型号也很受欢迎,如ADV350和ADV160。在不久的将来是否有计划引入这些型号?

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林杰朱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关于你提到的越野探险车的产品引进计划,我们还在对中国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没有明确的计划引进你刚才提到的这款车。但在适当的时候,如果有明确的导入计划,我们会第一时间和在场的所有媒体朋友沟通。目前在国内销售的产品系列比较齐全。我们在探险车系列中有许多产品出售。包括NX400和CB500X,XL750TRANSALP和CRF1100L Africa Twin。这个产品线在不断完善。此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更倾向于越野性能的产品的市场规模。我们希望及时听到市场的声音,包括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请大家对这部分市场的发展提一些看法。我们会及时听取意见,做出合适的产品方案。

Q3:本田如何在最近疲软的合资车市场提升业绩?

尾巴形的石椿:在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摩托车市场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但是我们相信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希望通过未来新公司的成立,在产品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们将在战略和市场上有新的举措。

在接入车方面,我们的合资公司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也会发挥各自的优势。我们相信他们将采取一系列新措施。

Q4:今天本田发布了新的电控离合器技术。根据技术描述,非常适合新用户,降低新用户对骑行技术的需求。本田有计划广泛推广这项技术吗?比如装在合资品牌车型上。

朱:我们今天发布的650系列最大的亮点就是全球首创的电控离合器技术。这项技术是第一次在量产车上应用。在刚才的发布会上,我们也简单介绍了一下。你刚才说比较适合新手。事实上,在与内部工程师交流时,这种模式不仅为新手提供了更加轻松和安全的体验,也为有经验的玩家提供了不同程度的驾驶乐趣。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使用电控离合器。无论是露营还是骑行郊游,我们都会用手动挡带着喜悦到达目的地。然而,当我回来时,我感到很累。这个时候我可以让电控离合器发挥作用,完全不需要操作离合器来换挡,有效缓解了疲劳,也深深感受到了电控带来的丝滑换挡感。你刚才说的第一个配备电控离合器的产品是650系列,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在更多的产品系列上安装电控离合器。具体信息会在时机成熟时尽快向大家汇报和说明。

Q5:本田新的全资公司今年已经开始运营。在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策略、产品丰富度上会有哪些具体变化?

石椿:我们新公司最大的目的是扩大销售网络。目前我们的进口车主要由19家大排量店销售。未来将与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在中排销售网络上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不断扩大新公司的销售网络。今天,我们负责第二轮全球业务的部长加藤先生到达现场介绍,未来,我们将与本田全球合作,加速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敬请期待!

Q6:本田非常重视安全驾驶活动的培训,无论是中排还是大排。我们看到了本田对驾驶安全活动的执行。本田摩托车品牌日以后还会举办吗?

朱:在中国,我们开展摩托车业务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本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公司。除了不断加强产品力,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的产品。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也是企业责任之一,就是营造良好的摩托车品牌文化。我可以给你解释两个方面。首先是品牌文化和摩托车文化的乐趣。第二个方面是安全,你刚才说的安全驾驶就属于第二个方面。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好玩的作品。在中国,我们开展了各种骑行活动。去年我们和19家大牌店联合推出了这个活动。上半年我们举办了一次全国接力骑行活动,时间跨度非常长,持续了半年。骑行里程17000多公里。很多车主都参加了这个活动。去年我们还和成都彭州当地政府举办了品牌嘉年华。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首先从品牌的角度加强与消费者的粘度;其次,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摩托车的品牌形象,将乐趣和正能量传递给消费者。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像你刚才提到的安全驾驶的问题。安全驾驶的确是摩托车企业需要长期实践的重要课题。在这个题目下,在安全方面,我们通过产品力和安全驾驶意识的提升来进行解决。

从2021年开始在中华联合特约店和合资企业开展安全培训活动。一开始,我们邀请了日本安嘉学校的著名教授来指导我们开展安嘉活动。在他们的指导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能够独立进行安全驾驶的体系。到2023年底,我们在中国有超过600名可以进行安全培训的教官。

以2023年全年为例,约有3万名本田车主和消费者参与了安全驾驶活动。作为一家摩托车企业,我们必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我们在交付汽车的时候就开始向用户强调安全驾驶的重要性,通过培训让用户掌握安全驾驶的技能。本田的安全驾驶培训活动将长期开展。希望各位媒体老师积极支持,提出宝贵意见。

Q7:关于电动化领域的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认为一旦提到两轮电动车,他们理解的就是助力车和电动摩托车。其实他们对助力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知识和了解都很少。如今,两轮电动自行车市场涌现出许多价值万元的高端产品,整个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田未来在电动两轮车领域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优化或修正消费者的认知?谢谢你

尾巴形状的石椿:两年前,关于电力的倡议和消息被发布。未来将布局两轮和四轮电动化。昨天在日本宣布,本田未来将加大对电力的投资。关于你刚才提到的高端电动两轮领域,我们已经和日本的开发部门合作推进。它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引入中国市场。关于低价电动自行车,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已经在开发和销售。未来,R&D将专注于它们,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出更多的新产品。

Q8:根据本田多年对国际市场的观察和了解,未来大排量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以后玩排长队的人会怎么样?

朱: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竞争。在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快速变化的大趋势下,我们成立了这个新公司。首先,关于你刚才提到的整体市场变化,摩托车产品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这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产品,正好迎合了现在年轻人的需求,个性化或者社会心理需求。因此,我们预测250CC以上中大排量市场,国内市场规模将呈现短期增长趋势。2023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和企业库存压力增加影响。去年市场规模有所下降,根据摩托车商会公布的数字,大概在53万辆左右。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我们认为这只是短期情况。

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逐渐增加。刚才Tail总经理在发布会上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我们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万辆左右。另一个特点是市场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我们每年都会对中国的中大排量消费者进行定期的观察和调查。这次调查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20-30岁的年轻消费群体。目前已成为中大排量摩托车销售主力群体。女性群体尤为重要。几年前,我在驾校学习,考驾照的时候,观察到排队的都是女生,尤其是年轻的女生,都在考驾照。这是一个亮点,另一个亮点是,据我们观察,这几年首次买车的人数一直稳定在50%以上。我认为两个变化是年轻人和首次购车人群,这将成为未来支撑市场持续发展的核心来源。从长远来看,我们非常乐观。这是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成立的重要背景之一..公司成立后,不断加强这方面的业务,营销策略包括销售网络策略和品牌建设。

Q9:本次摩托车展涉及一家汽车公司。长城汽车要推出一款8缸巡航摩托车,标杆车型直指金逸。本田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尾部造型石椿:我们认为其他品牌推出像锦翼这样的多缸甚至八缸车型是一件好事,可以为摩托车市场注入活力。这次本田日本公司的几位开发研发负责人也来到了展会现场,他们也将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Q10:新成立的公司是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吗?其运营模式与之前引入大贸有什么区别?消费者期待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达到与世界同步的水平吗?

朱: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正式注册,今年4月正式开始运营。在中国摩托车市场变化的大背景下,新公司成立后,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或者进行调整和改进。我认为有四个关键点:合理的产品规划,合理的定价规划,以及销售渠道管理,还有包括品牌在内的合理的营销管理。这四个方面是我们公司未来需要开展的工作,是重点工作之一。你刚才提到了产品进口的速度,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比如今天发布的650系列新品,是去年在日本发布的,在日本的上市时间应该是下个月的6月。

在中国,我们的进口时间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你要明白,中国法规的反应和国际法规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完成中国法规的自主开发,并获得中国认证。无论如何,这需要一些时间,但我们会尽力缩短时间,尽快把全球同步的最新产品带到中国市场。

标签: